|
佛教沈香林紀念中學
Buddhist Sum Heung Lam Memorial College
|
|
地址:
|
新界屯門大興邨屋邨中學第1號
Estate Secondary School No.1, Tai Hing Estate, Tuen Mun, N.T.
|
電話:
|
2437 7000
|
電郵:
|
info@bsc.edu.hk
|
傳真:
|
2437 7099
|
網址:
|
http://www.bsc.edu.hk/
|
辦學宗旨:秉承校訓「明智顯悲」的精神,以佛化教育學生德、智、體、群、美、靈六育並重,慈悲關愛,令學生知自愛、明責任,建立正確人生觀,發揮潛能,學以致用,與時並進,服務社會,貢獻國家。
|
|
|
|
|
如欲進一步了解學校的發展,可直接各有關學校查詢。
資料來源﹕
家庭與學校合作事宜委員會
|
佛教沈香林紀念中學基本資料
|
本區:
|
屯門區
|
他區:
|
離島區
|
校監/ 校管會主席:
|
釋衍空法師
|
校長:
|
馮順寧女士 (香港大學文學士、香港中文大學文學碩士、教育文憑)
|
學校類別:
|
資助
|
學生性別:
|
男女
|
|
|
學校佔地面積:
|
約 5,000平方米
|
辦學團體:
|
香港佛教聯合會
|
是否已成立法團校董會:
|
已成立
|
宗教:
|
佛教
|
創校年份:
|
1978
|
校訓:
|
明智顯悲
|
家長教師會:
|
有
|
學生會:
|
有
|
舊生會/校友會:
|
有
|
中一收生
|
本校接受中一自行分配學位申請。本校參加中學學位分配辦法的統一派位(適用於2025 年9月升讀中一)。 學業成績40%、面試表現30%、操行20%、其他學習經歷及獎項10%。
|
迎新活動及健康生活:
|
中一新生暑期適應課程:於7月中舉辦為期一星期中一新生適應課程,包括多個自主學習體驗,如AI英文食譜製作、卡牌學文言等,並透過升旗及步操訓練、禪修體驗等,促進同學品德情意發展,以創新多元的體驗學習,協助中一級學生及早融入校園生活。更加入親子課堂體驗,讓家長了解學習情況,與子女共同成長。 健康生活:推動佛化德育與品德價值結合,透過不同學科課程、成長課、講座、工作坊及參觀等,為學生提供多元學習經歷,學習「自覺‧自利」(堅毅、誠信、守法、勤勞)、「覺他‧利他」(尊重他人、仁愛、同理心、孝親)、「緣起‧依他」(責任感、承擔精神、國民身份認同、團結)的精神,促進學生的全人發展及身心靈健康。
|
|
|
佛教沈香林紀念中學學校設施
|
全面電子化校園,課室及特別室設有電子門禁、人面辨識系統,首設AI伺服器平台、VR/AR硬件配置,以推動電子學習的模式。 設有禮堂、英語活動室、實驗室、多媒體學習中心、圖書館、地理暨學生活動室、科技與設技室、視藝室、音樂室、禪修室、家政室、學生會室、家教會室、AI電視台製作室、籃球場(兩個)、排球場、雨天操場、Learning Common等,配合六育發展。
|
|
|
中一
|
中二
|
中三
|
中四
|
中五
|
中六
|
學費($):
|
-
|
-
|
-
|
-
|
-
|
-
|
堂費($):
|
-
|
-
|
-
|
$340
|
$340
|
$340
|
|
|
佛教沈香林紀念中學教師資料(包括校長)(2024/25學年)
|
核准編制內教學人員人數:
|
48
|
核准編制外教學人員人數:
|
53
|
|
學歷及專業教育文憑
|
佔全校教師人數的百份比 (%)
|
教育文憑:
|
94%
|
學士:
|
100%
|
碩士、博士或以上:
|
56%
|
特殊教育培訓:
|
56%
|
|
年資
|
佔全校教師人數的百份比 (%)
|
0-4 年
|
17%
|
5-9 年
|
10%
|
10 年或以上
|
73%
|
|
|
|
佛教沈香林紀念中學班級結構(2024/25學年)
|
|
中一
|
中二
|
中三
|
班數:
|
3
|
3
|
3
|
|
中四
|
中五
|
中六
|
班數:
|
3
|
3
|
3
|
|
|
佛教沈香林紀念中學開設科目
|
2024/2025 學年開設科目 |
|
|
中一至中三 |
以中文為教學語言 |
: |
中一至中三:中國語文、普通話、數學、科學*、中國歷史、歷史、地理、設計與科技、家政*、音樂*、體育、視覺藝術、佛化德育及價值教育、電腦; 中一:公民、經濟與社會 中一至中二:同創共學 中二至中三:生活與社會 中三:創意媒體 |
|
以英文為教學語言 |
: |
英國語文 |
|
按班別/組別訂定教學語言/校本課程 |
: |
- |
|
|
: |
中四至中六 |
以中文為教學語言 |
: |
中國語文、數學、公民與社會發展科、化學、生物、資訊及通訊科技、體育、視覺藝 術、地理、中史(中四)、歷史(中五及中六)、經濟、旅遊與款待、倫理及宗教、企業、會計與財務概論、佛化德育及價值教育 |
|
以英文為教學語言 |
: |
英國語文 |
|
按班別/組別訂定教學語言/校本課程 |
: |
- |
| |
2025/2026 學年擬開設科目 |
|
|
中一至中三 |
以中文為教學語言 |
: |
中一至中三:中國語文、普通話、數學、科學*、中國歷史、歷史、地理、設計與科技、家政*、音樂*、體育、視覺藝術、佛化德育及價值教育、電腦; 中一至中二:公民、經濟與社會、同創共學 中三:生活與社會、創意媒體 |
|
以英文為教學語言 |
: |
英國語文 |
|
按班別/組別訂定教學語言/校本課程 |
: |
- |
|
|
|
| 中四至中六 |
以中文為教學語言 |
: |
中國語文、數學、公民與社會發展科、化學、生物、資訊及通訊科技、體育、視覺藝術、地理、中史(中四及中五)、歷史(中六)、經濟、旅遊與款待、倫理及宗教、「企業、會計與財務概論」、佛化德育及價值教育 |
|
以英文為教學語言 |
: |
英國語文 |
|
按班別/組別訂定教學語言/校本課程 |
: |
- |
* 有英語延展教學活動。 備註: 高中學生報讀應用學習課程(模式一) 包括:人工智能與機械人、電腦遊戲及動畫設計、生活日語及文化、西式甜品製作、韓國語文及文化、幼兒教育、電影及超媒體、數碼漫畫設計與製作、職業英語等。 高中學生報讀應用學習課程(模式二):職業英語
|
|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