元朗廈村鄧氏宗祠Tang Ancestral Hall, Ha Tsuen, Yuen Long

地點:元朗廈村

元朗廈村鄧氏宗祠

鄧氏宗祠又名友恭堂,是廈村鄧族為了紀念鄧洪贄和鄧洪惠兩位祖先開基勤勞之功而興建。據置於宗祠中進的「鼎建贄惠二公祠配享碑」所載,現時的鄧氏宗祠於乾隆己巳年(即1749年)立基上樑,並於乾隆庚午年(即1750年)竣工,翌年正式奉主陞座。宗祠曾分別於道光十七年(即1837年)和光緒九年(即1883年)進行過大規模修葺,祠內具歷史價值的建築構件和文物至今仍保存完好。中進懸有多塊功名牌匾,展示鄧族祖先在清朝取得的顯赫功名。

鄧氏宗祠屬三進兩院式的清代民間建築,後院建有廂房兩間,祖先神位供奉在後進明間的木神龕內,莊嚴肅穆。宗祠的主要建築結構是以青磚牆和石柱支撐著木構瓦片天面,樑架上裝有優美精緻的斗栱。宗祠的前中後進和廂房均飾有以花卉圖案裝飾的精美檐板,部分橫樑雕刻了精巧的傳統中式吉祥圖案。

鄧氏宗祠是廈村鄧族重要的祭祀和節慶活動場所,每年的春秋二祭和點燈等宗族傳統習俗仍然在宗祠內舉行。此外,宗祠也是舉行廈村十年一屆打醮儀式的重要場地。

鄰接鄧氏宗祠的禮賓樓和友恭學校相信在1924年以前已建成。禮賓樓位於宗祠左側,是鄧族招待客人留宿的地方,約於1950年代用作友恭學校的教師宿舍,時至今日,禮賓樓內依舊放置著供奉文昌及武曲的神龕。禮賓樓由兩幢建築物組成,中間以庭院分隔。該樓以青磚建造,牆身支撐著由檁條和椽子構成的金字瓦面屋頂。牆楣以花卉和幾何圖案灰塑裝飾。右堂仍保存著琉璃漏窗,兩側有一副灰塑對聯。

位於鄧氏宗祠後面的友恭學校,是為當地孩童提供教育而建。學校最初是一幢三開間的建築物,至1952年成為政府資助學校時加以擴建。由於學生增多,鄧氏宗祠的部分地方和禮賓樓也曾用作課室和教師宿舍。友恭學校的校舍以青磚築砌,前面有一露天操場。校舍的主建築有兩組屋脊,綴有吉祥和幾何圖案灰塑。山牆上仍可看到草尾灰塑裝飾。

總括而言,鄧氏宗祠、禮賓樓和友恭學校構成了一組獨特的歷史建築群,見證了廈村鄧氏族人的歷史、宗族活動和傳統教育情況。

景點訊息
開放時間:
門票 / 費用:
免費
地點:
元朗廈村
如何前往:
專線小巴
33 元朗泰豐街 - 下白泥34 元朗泰豐街 - 流浮山
35 元朗泰豐街 - 尖鼻咀

港鐵輕鐵接駁巴士
K65 流浮山 - 元朗東

傳真:
查詢電話:
電郵:
資料連結:
http://www.amo.gov.hk/b5/monuments_83.php

** 以上資料只供參考,開放時間、票價等資料以館方公佈為準。**
地圖
相關活動
近期無活動
評分(5分最高)
5

評 論



*以上評論屬個人意見,並不代表本網站立場,瀏覽者請自行評估,本網站恕不會負任何責任。*
 

為確保評語的真實性及參考性,如評語含以下內容將會被刪除︰
- 含粗言穢語或惡性字句
- 侮辱、挑釁、捏造事實誹謗他人或人身攻擊;
- 內容簡短﹑空洞,對別人沒有具體幫助;
- 具懷疑不實、偽造﹑惡意猜測或含誤導成份;
- 內容為醫生或員工以提交的虛假報告;
- 無親身經歷及懷疑由店方或其競爭對手發表的虛假報告;
- 重覆﹑濫發或利用不同身份對同一店刊登相似或相同內容的報告;
- 含有違法或違規內容;
- 內容與醫生診證無關
- 含未經版權持有人允許的內容。